2017年度全省环保工作要点已正式公布,将作为生态绿色“指挥棒”,引领今年环境保护领域的各项重点工作。
2017年,全省环保工作树立起了崭新目标: 在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基础上,全省将消除劣V类水体,提前三年完成国家“水十条”下达的消劣任务;全省11个设区市PM2.5年均浓度控制在43微克/立方米以下,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0%以上,努力减少重污染天气;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%以上。
“水土气”共治,浙江环境保护要打一场“海陆空”全面战。在治水方面,我省聚焦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,实施消劣进展月报制度,打赢污水剿灭战。今年,全省将完成企业整治500家,30个工业集聚区实现污水“零直排”治理,所有工业集聚区都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,并安装在线监控装置。
2017是《大气十条》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,我省全面打响VOCs污染防治攻坚战,重点行业计划削减排放量4万吨以上。对16个重点区域开展涉气行业污染整治,落实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。推进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作,探索建立杭州湾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。 随着浙江“土十条”的落地,我省治土正转向全过程监管。今年将完成全省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编制,初步建成全省污染地块数据库,并建立污染地块风险状况定期通报制度。全省将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15万吨/年以上,基本实现市域范围内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平衡。 在环保制度的改革创新方面,浙江将继续保持领跑全国位置。今年,浙江将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检测检查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,并全面开展环保督查体系建设。在去年出台《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(试行)》的基础上,强化环保履职监督制度保障,并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。环评审批制度改革,一直是各地探索的重点。对此,我省将深化工业企业“零土地”技改项目环评审批改革和“规划环评+环境标准”清单式管理改革试点,并有序开展全省特色小镇“规划环评+环境标准”清单式管理改革。
|